看了昨天版友分享《Pitch the Perfect Investment》作者的影片,前半部是在分享書的內容架構,後半部是Q&A的部分。如果沒有時間看書,看影片我覺得也是滿有收穫的。整體來說,這本書應該比較偏向工具書,兩位作者歷經四年彙整,總結了在教學及事業上所獲得的實務經驗,提供分析與決策的方法與想法。
幾個我覺得滿有趣的討論:
Portfolio manager vs. Analysts (投資經理人 vs 分析師):
投資經理人與分析師其實在想法與目標上是會有差異的,投資經理人應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標準,而分析師應傾聽對方的需求,謀求兩者之間平衡,不但可以促進工作效率,也可提高正確投資決策的機率。個別投資人也應該融合理論與實務操作,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後,考慮各個面向並衡量其重要性。事前應蒐集哪些資料,是否擁有看出別人未察覺資訊的敏銳度。當下是否可以屏除偏見與盲點,依據分析數據做出最客觀的決定。最後,關注投資組合的發展方向與趨勢,檢討是否有需要改進的部分。
Risk vs. uncertainty (風險 vs. 不確定性):
書中有討論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差異。這剛好是投資人較欠缺關注的部份。多數投資人還停留在選股,認為只要找到漲幅可觀的標的,就能夠獲利致富。卻忽略了因為不確定性,市場可能出現任何走勢,同時低估了控制風險的重要性,以致於在不對的時機買進,錯誤的時機賣出,持有過長的期間而浪費機會成本。因此在做投資決策時,機率的權衡至關重要,並藉由減低風險,將損失極小化,建構期望值思維的投資模式。
我們常常在想,為什麼市場訂價錯誤?為什麼沒人發現其價值?其實有時我們應該反過來想:到底"事實"是什麼?我真的已經知道所有"事實"了嗎?很多投資的想法和觀點都可以藉由大量的閱讀與討論來激發,你所獲得有用且珍貴的訊息越多,就越可以從中找到提高績效和的方法。